第72章 非嫁不可

+A -A

  贾珍在宁国府称王称霸,可以说天不怕地不怕,就连贾赦、贾政这两个堂叔,对他也没什么约束力。

  而且宁国府当家人才是贾家的族长,祖上的功劳,也比荣国府大。

  也就贾母开口了,贾珍顾忌孝道和名声才不敢违背。

  现代社会说你不孝,也就是道德上谴责你。

  闹到法院,判你必须给赡养费。

  不给和遗弃父母,情节恶劣的,才判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可在封建社会,不孝可是大罪。

  “忤逆”父母是“十恶”中,仅次于谋反叛乱的大案,属于性质极为严重的罪行。

  别说做官了,直接流放都不会有人说情。

  所以别看贾珍他爹贾敬出家当道士了。

  单在礼法孝道大于天的封建社会,贾敬一句话,就能让贾珍失去现在的一切。

  要是被贾敬知道,贾珍把一个道家真修的侄女婿推出去,铁定会打断他的腿。

  不对,被打死都有可能。

  贾珍只能叹息一声,请李怀礼稍坐,自己则快步去了荣国府。

  好在此时也是傍晚了,贾赦头上虽然顶着个‘一等将军’的头衔,但他其实没具体职务。

  也就是说,级别上他是一品,但一等将军就和荣誉一样,没一点实权。

  常年待在家里玩古董、玩女人。

  年轻时再有志气,十几二十年过去,人早就废了。

  贾珠读书备考,同样宅在家里。

  至于贾琏,因为没什么差事,早就跟着贾政去上衙门听差。

  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跟在他二叔贾政身边跑腿。

  但别看只是跑腿,实际上荣国府的外事,全归贾琏打理着。

  这也锻炼出,这家伙的办事和交际能力。

  让人去找贾政、贾琏,叔侄俩正好放衙,没多久就赶到了荣庆堂里。

  听完贾珍的话,贾赦和贾政先是皱眉,随后听贾珍说‘秦业不答应,这事没法逼迫他。

  万一要是闹起来,那贾家别说嫁姑娘了,脸都会丢光了’。

  这也是贾珍为什么,只敢请秦业去酒楼悄悄商议的原因。

  即便秦业拒绝,他也不敢过于逼迫。

  人家到底是工部主事,看似才正六品,但换成现代社会,至少也是京城部里的处级干部。

  贾家想一手遮天,根本不可能,也没那个能力做到这点。

  所以秦业说贾珍逼迫自己,话倒没说错,但他其实并不怎么怕。

  和李景孝说的那么可怜,不过是激一激李景孝。

  而贾珍在秦业拒绝后,就只能用备用方案,去找了前任兴安伯李怀礼。

  以李怀礼无子,百年后无颜见祖宗,甚至无颜见亲大哥、亲爹为理由,说服李怀礼去找李景孝兼祧两房。

  只是现在的问题是,在贾家人看来,李景孝虽然答应了李怀礼,却不愿意做失信之人,非要娶秦家姑娘为大房媳妇。

  那元春就只能做二房媳妇。

  不过李怀礼也不愿意得罪贾家,所以和贾珍说话时,虽然暗示过,贾家同不同意都无所谓。

  却也一个劲的夸自己侄子有多厉害。

  三个茅山真传都搞不定的五诡之术,在自己侄子面前,不过是几张符咒,就轻松灭掉了那五个恶诡。

  加上一身了不起的医术。

  将来想为二房生的子嗣赚个爵位,其实真不是什么难事。

  贾母、贾赦、贾政、贾珠和贾琏听到李景孝灭掉五个恶鬼的话,心里其实已经偏向于答应下来。

  只是这面子上的问题,又让一家子全都皱眉起来。

  最后还是贾珠忽然有了主意,试探着说道,“敬大伯常年炼丹、服用丹药,可大伯又没入道。

  我从书上看过一些这方面的记载,以丹药入道,不得其法的话,损伤可不小。

  要不,请大伯下山,去见见景祐。

  若是大伯的身体真有问题,被景祐治好了,等于救了我和大伯两人。

  再加上姑姑、姑父和表妹,这恩情别说嫁姑娘了,给景祐立牌位都不为过。

  至于大伯愿不愿意,孩儿想来,应该是愿意的。”

  贾母等人立马觉得这话确实没说错。

  救了贾家这么多人,外人要是知道后,对于贾家嫁女儿的事,不仅不会说三道四,反而会说贾家知恩图报。

  当然,免不了还是会有闲话,但各种诋毁肯定也会少很多。

  而且大家心里都明白,换成是自己家,也铁定会极力拉拢这么一个神医和道家的真修。

  至于贾敬要是知道后,贾母等人都不用想,就知道贾敬百分百会毫不犹豫下山。

  只是想从李景孝手上,学到真修之术,那就难说了。

  元春又不是他贾敬的女儿,宁荣两府看似一体,但祖辈就已经分家。

  否则也不会封宁国公和荣国公。

  贾珍在贾母面前老实的很,那是因为贾母是两府辈分最大的老封君。

  辈分和孝道压着,贾珍才不得不如此。

  可面对贾赦和贾政时,贾珍可不是什么都听。

  原著里,秦可卿死后,贾政就觉得用废太子的墙木棺材给秦可卿做棺椁,十分的不妥。

  但贾珍根本没理会贾政的再三劝解。

  ----

  隔天一早,贾珍就带着贾蓉和贾琏,骑马飞奔城外的玄真观。

  贾敬听完儿子、孙子和侄子的再三保证,果然坐不住的上了马车进城。

  等进了京城,到了真武观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

  看着之前进去让李景孝看病的人,出来时,全无生病的样子。

  贾敬心里对李景孝不免多了一分期待。

  但贾敬没让贾珍插队,只是静静的坐在会客厅,然后吩咐贾蘅,等病人都看完了。

  再通知李景孝一声。

  下午5点多,把十几个病人全送走,李景孝刚走出坐诊室,贾蘅忙上前小声诉说起来。

  李景孝不由皱眉的放缓脚步,想着贾敬不在玄真观修道,怎么来自己这真武观了?

  左思右想,最后只能猜测贾敬常年炼丹、服丹,身体出了状况。

  等见到贾家众人后,先是一番客套,然后诊脉。

  果然看出贾敬的身体,是真有问题。

  一枚三花玉露丸下去,贾敬体内常年积累的丹毒,就和之前堂叔李怀礼一样。

  吐出几团黑血,呼吸都畅快多了。

  PS:本书原名《道侣成群》,因为一些不可描述的原因,这才改成现在的书名。

  书友觉得书名和内容有些不符,作者我其实比你们更头疼。

  因为这本书发的时候,已经有二十六七万字的存稿,想改都没法改了。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帝皇的告死天使
荡魔祖师爷 第72章 非嫁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