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7章技术沉淀下的卢卡斯

+A -A

  周不器带领马老板在洛杉矶和旧金山之间兜兜转转,其实就是在亮肌肉。

  是一种实力的展现。

  年龄歧视在商界中普遍存在,这是一种思维定式。

  年龄大了,被认为是跟不上时代,落后保守不懂新鲜潮流;年纪小了,被认为是经验太少,浮躁冲动不懂社会现实。

  其实周不器都知道, 国内有不少人都在等着看自己的笑话。

  认为他的成功运气成分太多。

  像是时代之下的幸进之辈。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似乎都在等着他垮掉。

  圈外的人和不熟悉的人也就罢了,他们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周不器不在乎。可马老板不一样,这毕竟是圈子里的老熟人,有必要适当地彰显一下力量,纠正一下他的认知偏差。

  认知准确了, 才能加强信心,业务合作才能更容易地展开。

  就比如云计算。

  阿里的体量发展到现在的规模, 已经跟前几年的亚马逊差不多了,到了一个不得不做决定的阶段了,到底要不要做云计算平台?

  不做,就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去购买高端高价服务器,所有的利润

  按照乔治卢卡斯的话说,他最反感的就是好莱坞大制片厂制对创意和灵感的束缚,他拍了一辈子电影,却没有任何一部电影是在好莱坞拍摄的。

  很不巧,乔治卢卡斯本人去芬兰避暑度假去了。

  好在周不器的知名度太高,卢卡斯影业的工作人员几乎把整个公司的业务都停掉了,专门来接待他们这一行人。

  这家公司的内部就是一个特效博物馆,走廊里有很多过往电影项目的海报和道具,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浓浓的历史感。

  这个过程中,最着重展现的就是凭什么以三十年前的科技水平能拍出星球大战这样震惊世界的电影出来。

  很多拍摄技巧、模型设计和光学原理,都叹为观止,马老板很感兴趣。

  周不器不一样,他虽然不懂技术,但他很有上进心,他在努力地追求一点一滴地对技术上理解的进步。

  然后,就听到了一个令他感慨“成功绝非偶然”的故事。

  卢卡斯影业为了做声音特效, 成立了天行者声效工作室;为了做视觉特效, 成立了工业光魔工作室。

  还要做一些图片修改的工作,一个工作克斯的硬件、软件的思想都倾注在了苹果身上,皮克斯开始专注于做动画片。

  这样的一段大历史背景,让周不器很心惊。

  原来早在十多年前做皮克斯的时候,乔布斯就已经构建出了他对未来世界商业模式的雏形。

  电脑+软件+动画+广告,其实就是现在苹果模式下的“硬件消费+软件消费+内容消费+广告消费”的生态体系模式。

  在紫微星环球这个项目里,周不器老早就对卢卡斯影业感兴趣了,凭借星球大战和夺宝奇兵两大超级ip,拍出来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赚钱。

  具有超强的吸引力。

  可眼下调研过后才发现,卢卡斯影业的价值还不只如此呢,这家公司在科技领域的探索同样很有可取性。

  卢卡斯影业旗下有三大技术公司:天行者音效,工业光魔特效和卢卡斯游戏工作室。还有许许多多的小项目,比如把胶片转化为数字版本,把数字版转化为胶片版,把2版转化为3版,把普通版转化为巨幕版

  所有推动着影视行业进步的科技,几乎都跟卢卡斯影业有关。

  周不器对此高薪酬的老头子了,需要更新换代。”

  马老板这下算是见识到了,这小子不是在开玩笑啊,“你还真要买啊?”

  “这有什么?现在的卢卡斯影业已经发展到瓶颈了。”周不器做了简单的分析,“新的星球大战拍不出来,工业光魔虽然还是世界第一,但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的特效产业进步得很快,差距已经很小了。还有韩日、新加坡、港台的低端特效外包,工业光魔想要保持领先的市场地位,就一定要全球化的布局。单凭卢卡斯影业的实力,很难把全球产业做起来。”

  马老板还是不怎么相信,“这太玄乎了。”

  “看我怎么买下来!”

  “真要买?”

  “当然!”

  “不信!”

  马老板觉得这小子在吹牛。

  周不器自己也信心不足,不过要表现得硬气一点,“我告诉你,我已经把米高梅买下来了!还有漫威和顶峰娱乐!接下来就是梦工厂动画和环球影业!老马,你是不是不懂电影啊?”

  马老板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叹了口气,不得不服,“我知道你很了不起。”

  周不器很满意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大时代之巅 第1477章技术沉淀下的卢卡斯